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

腰椎術後下肢痛 針灸可紓緩

60歲的李先生接受腰椎手術後改善了雙腳麻痛的症狀,但仍會腰背痛,讓他晚上睡不好,白天的情緒也有點低落,但西醫追蹤都沒有發現異常,後來他選擇中醫針藥協助,緩解不適症狀。

任何腰椎手術後,持續性的腰背和下肢疼痛,稱為「脊椎術後衰敗症候群」(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),發生率大約是10%-40%,發生原因不明,可能是術後的退化病變和力學結構改變,另外,體重過重、抽菸、情緒不佳的人也比較容易出現。

中醫把「脊椎術後衰敗症候群」歸為「痹症」的領域,會用針灸和藥物的方法,補益手術損傷正氣的「虛」,祛除術後傷口影響循環而產生的「痰瘀」,以達到舒緩症狀的目的。

「脊椎術後衰敗症候群」並不是手術的失敗,建議患者要持續到手術科別回診追蹤,但不妨再加上中醫的介入,保持心情的愉悅,將可緩解相關疼痛。

▲針上灸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針上灸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體灸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體灸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
本文章已發表於自由時報醫療健康專欄


腿痠麻睡不好… 不寧腿症候群搞鬼

30歲的陳小姐最近上班時發現自己坐不住,小腿常常很痠,透過抖腳或走路才會覺得比較舒服,到了晚上入睡的時候,症狀變得更加明顯,甚至會覺得雙腳有麻麻的感覺,需要動一動才能改善,因此睡得很不安穩,西醫診斷為「不寧腿症候群」,加上中醫的協助治療後,終於可以慢慢睡得好。

不寧腿症候群的症狀包含強烈想要動腿的慾望,可能會有麻木的感覺,坐下或躺下的時候加劇,活動才能減緩,愈晚愈嚴重。好發在缺鐵、懷孕、末期腎臟病,或是有不寧腿症候群家族史的族群。台灣每100位民眾中,就有12人有不寧腿症候群的困擾,從兒童、青少年到青壯年、老年人都可能發生,不但影響睡眠品質,還會降低白天的精神狀態和生活效率。

中醫內服、針灸助緩解


中醫會將不寧腿症候群歸屬於「脛酸」、「腿攣急」或是「痺症」等範疇,會用內服中藥改善「虛」的狀態,濡養經脈筋膜和肌肉,還能用海桐皮、當歸尾、花椒、艾葉、赤芍、一條根等中藥泡腳,加強局部循環,也可選擇血海、陰陵泉、三陰交、足三里、太衝等穴位針灸或按摩刺激經絡的氣機,藉此改善症狀。

不寧腿症候群的民眾除了接受中西醫的評估和治療外,建議選擇輕柔的運動且持之以恆,注意衣著和寢具的保暖,攝取天然而均衡的飲食,以保持正向和輕鬆的心情,一定可以早日重拾香甜的睡眠。

▲按摩針灸穴位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按摩針灸穴位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泡腳薰洗方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泡腳薰洗方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本文已發表於自由時報醫療健康專欄

加班家事忙 50歲婦耳中風

50歲陳太太近期因家中事務繁忙,又加上時常熬夜加班,身心壓力很大,在某天早上突然出現耳鳴、耳悶、眩暈的症狀後,右耳開始聽不太清楚,讓她嚇得趕緊就醫。經過詳細檢查後,診斷為右耳「突發性耳聾」,在接受適當住院治療後,搭配中藥與針灸,聽力漸漸恢復。

身心壓力大 突發性耳聾

突發性耳聾俗稱為「耳中風」,但正確名稱應該是「原因不明之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聽損」。台灣大約每10萬個人就會有520人出現突發性耳聾的困擾,好發在40-55歲的民眾,冬天比較常見,大多是單邊的耳朵在3天內出現聽力的減退(連續3個音頻出現大於30分貝的損失)。一般認為突發性耳聾的成因和病毒感染或者是血管因素有關,年紀比較大或大於2週才就診的民眾,聽力恢復的情況較差,建議民眾若有突發性耳聾的症狀應該儘速就醫。

突發性耳聾在中醫較接近於「暴聾」的記載。中醫認為耳朵隸屬於肝、膽、腎、三焦等經脈,和退化或是壓力息息相關。中醫協助治療突發性耳聾,常用中藥或針灸,調節鬱滯的氣機和局部循環,如頭部的角孫、顱息、翳風、耳門、聽宮、聽會(圖1),或者是手部的腕順一和腕順二(圖2)等都是很常選用的穴位。

避免熬夜 維持規律作息

突發性耳聾的民眾應重新省視生活起居習慣,要減少使用耳機或電話的時間和音量,選擇添加物比較少的天然飲食,避免熬夜。同時維持規律作息,還要保持心情的穩定。搭配中西醫的積極治療,把握黃金期,可提高恢復的情況,以及減少再次復發的機率。

本文章已發表於自由時報醫療健康專欄
照片▲圖1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照片▲圖2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
周邊顏面神經麻痺 針灸緩症狀

15歲的王同學積極準備國中教育會考,睡眠不太夠,最近有點感冒的感覺,右臉卻突然無法正常微笑和嘟嘴;12歲的吳同學,近日忙碌著美術參展,卻發現左眼淚眼汪汪,而後發現左眼瞼無法完全的閉合,左臉頰也異常緊繃。

他們都被診斷是「周邊顏面神經麻痺」,在中醫和西醫的幫忙下,最後都慢慢恢復原來的面容,也讓家長和同學放下心中大石。

18
歲以下的兒童發生周邊顏面神經麻痺的機率為10萬分之20左右,會出現單邊的臉部僵硬麻痺,無法正常微笑或閉眼,甚至還影響到吃東西的順暢度。

治療愈早開始 效果愈好

大多數周邊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生原因不明,可能和病毒感染有關,許多小朋友常常先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。周邊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愈早開始,效果愈好,而且大約有6%-10%的兒童容易復發。

中醫典籍中的「面癱、口眼窩斜、吊線風、歪嘴風」等描述和周邊顏面神經麻痺的臨床症狀相近,認為常是兒童疲倦導致正氣不足,又感受外邪,而影響了面部的經絡和筋脈。

中藥祛風補正 減少復發

中醫常用祛風補正的中藥,改善周邊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,也減少未來復發的可能性;另外急性期密集的針灸,刺激頭面部的攢竹、絲竹空、陽白、頰車、地倉、牽正等穴位,都可以逐漸緩和周邊顏面神經麻痺的嚴重程度。

周邊顏面神經麻痺的兒童,雖然課業或課外活動忙碌,還是要有規律充足的睡眠,以利面貌的恢復,同時還要注意頭面部的保暖,少出入擁擠的公眾場合,避免感冒,也能降低復發的機會。

下圖為治療穴位,平時也可以用按摩的方式來改善面部循環,每個穴位3-5分鐘。







本文已發表於自由時報 醫療健康專欄

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

產婦下背痛 中醫調理告別產後風

        35歲的陳媽咪在懷二寶時,開始出現腰痠背痛的情形,生產後還是持續疼痛,育嬰假返回職場需要久坐,產後下背痛讓她睡得不好,更難以應付工作和家庭的負擔,經過中醫幫忙後,終於逐漸改善生活的品質。
        大約每4名媽咪中,就有一人在產後半年內抱怨過下背痛的困擾,而且很容易復發。產後下背痛的原因,大多起因於產後骨盆腔和腰椎關節周圍韌帶的鬆弛和肌肉的無力,加上反覆的哺乳、幫小孩洗澡、換尿布、抱小孩等動作,常會前傾彎腰,而導致下背的疼痛。
       產後下背痛在中醫有「產後風」、「產後身痛」、或是「產後關節痛」的稱呼。

避免吹風受寒 減少生冷食物


       中醫認為,產後的腰痠背痛,來自於生產後的氣血虧虛,導致腰腎失養而痠痛,若是受到風寒,症狀會更加嚴重。中醫治療產後下背痛多用補益疏經的藥物,搭配針灸或薰洗的方式。經過醫師評估後,日常還可選擇具有滋補強壯功效的杜仲,製成平和清淡且不燥熱的茶飲或膳食服用。產後還能用加熱後的紅豆,熱敷在腹部肚臍的神闕穴位置,降低產後的腹痛,兼以舒緩腰部不適;按壓手部大拇指內側的婦科穴,也能幫忙改善產後腰痠背痛的症狀。
        在生活上要注意保暖,儘量避免吹風受寒,減少接觸生冷食物。哺乳的時候,不管選擇什麼樣的姿勢,要讓手部、背部或是腰部都有支撐,低頭時間勿太久,不要再加重腰痠背痛的不適症狀。
        降低長時間站立和坐姿的機會,也不要穿著高跟的鞋子,還可加上適度的腰背部肌肉伸展運動。
        透過中醫幫忙,加上起居調適,可讓媽咪們逐步擺脫產後下背痛,重拾甜蜜的幸福時光。

本文章已發表於自由時報醫療健康專欄
▲神闕穴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神闕穴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婦科穴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婦科穴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杜仲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杜仲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紅豆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▲紅豆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
產後避掉髮 中醫有撇步

       32歲的陳媽咪在門診中焦急地表示,上一胎生產完,每天睡醒後,在枕頭上,或是洗完澡的排水孔,都佈滿很多的頭髮,讓即將喜獲二寶的她既開心又擔心,希望這次不會再掉髮。
       幾乎每位新手媽咪,產後都有程度不一的落髮困擾。產後落髮屬於休止期的落髮,大多在產後的第二個月開始出現,可能和懷孕時的荷爾蒙變化相關,也可能肇因於生產的出血或是產後角色適應的壓力等。
      中醫對於落髮有個有趣的稱呼「髮墮」。中醫認為「髮為血之餘」,所以調理產後落髮,主要是在坐月子期間好好益氣補血和疏肝解鬱、調暢氣機、濡養頭髮,以降低產後落髮的程度;如果產後落髮情形嚴重,可再利用針灸刺激頭皮的穴位,幫忙改善局部的循環。
       新手媽咪的月子餐飲,建議是清淡且營養的選擇,可以適度讓女貞子、何首烏、龜鹿膠或阿膠等入菜料理或製成茶飲,但要避免過多油炸爆薑或是高糖滋膩的烹調方式。
       另外,產後媽咪的角色適應,需要家人的同理和幫忙,讓媽咪有充足的睡眠,同時減少情緒的起伏。如此,產後一定可以不再「髮墮」。

本文章已發表於自由時報醫療健康專欄

照片▲阿膠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照片▲何首烏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照片▲女貞子。(照片提供/吳佑鴻、姜智釗)

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

小兒夜尿,影響親子關係的兇手?


       國小三年級的吳小弟弟被媽媽帶來看診,媽媽無奈的表示自己的兒子這個月已經好幾次尿床,家裡的床單都要洗過一輪了,在一旁的吳小弟弟則是怯生生的不發一語,媽媽也嘗試過在睡夢中要叫醒弟弟起來上廁所,可是效果不彰,希望能否藉由中醫的幫忙,來改善夜尿的情形。

世界衛生組織對尿床的定義為:「5歲以上的孩童在沒有神經學或尿路系統異常的情況下,夜晚睡眠時不自主的排尿現象」現在一般認為,男生6歲後,女生5歲後,每個月持續有2次或2次以上夜間尿床的現象,會建議接受幫助及治療。

其實隨著小孩年齡增長,大腦皮質的中樞神經,在控制排尿的部位漸漸成熟,而膀胱容量也加大,在 2-3 歲時控制的功能開始成熟,小小孩將揮別尿尿小童的歲月,逐步擺脫尿布的束縛。

可是研究發現,某一比例的孩童長大後,仍會有尿床的現象,而台灣地區的研究中6-12歲孩童約有5.5%的比例會有尿床的情形(1個月內尿床超過1次),男生為女生的1.5-2倍,但是隨著年紀增長,孩童尿床的比例每年大約會有15%的下降。

尿床的原因還未完全了解,可能與基因遺傳、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遲緩、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、泌尿器官問題、夜間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、睡太沉或是心理壓力等有關。

目前現代醫學治療會先採行為療法,例如膀胱訓練或獎懲的動機治療,或是尿床警報器(條件反射治療)的使用,在尿布上的放置電極片,利用尿液導電時發出聲響或電刺激來喚醒幼兒;藥物方面主要為抗利尿劑、抗副交感神經劑和抗憂鬱症藥物。

在中醫幼科相關古籍對夜尿的描述:出而不禁,謂之「遺尿」;睡中自出,名之「尿床」。認為和中醫學上的「腎」與「膀胱」等臟腑相關,治療上會根據不同證型來做治療,協助調理幼兒的體質,

如果幼童發育較慢,面色體力不佳,容易手腳冰冷,夜晚尿床的次數和小便量偏多,較屬於「腎氣虛寒」型,臨床上宜溫補腎陽來治療;如果尿床幼童是胃口不好而大便質稀無成形,說話語音低微,較屬於「脾肺氣虛」型,以健脾益氣的方式來治療;另有一小部分尿床的幼童,白天個性急躁容易生氣,晚上常說夢話或是磨牙,且小便顏色深黃而氣味難聞,這樣的「肝經濕熱」體質,宜疏肝解鬱、瀉肝清熱來調整。

另外,利用艾條溫灸或是熱敷、按摩等方式也可改善夜尿的情形。每日早晚局部刺激氣海、關元或命門等穴位510分鐘,且可再加上膀胱俞、腎俞等穴位來加強效果。下圖為氣海穴,關元穴位置。

尿床除了可接受中醫治療,在平時也可建立行為規範來協助改善,像是限制晚餐與睡前的水分攝取,且睡前要徹底排空尿液,或使用鬧鈴,在夜晚固定時間點起床上廁所等。另外,尿床對幼童所造成的困擾其實很大,容易使他們產生自卑與挫折感,而日後留下心理陰影影響人格發展,所以身為父母的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尿床的孩子,藉由給予正向鼓勵與肯定來積極幫助他們。
Icon made by [Freepik] from www.flaticon.com





2019年2月17日 星期日

常見婦科問題-惱人的生理痘

20歲羅小姐是位大學生,近日常熬夜趕期末報告,以往月經來時的生理痘,這次來又變得更加嚴重,一顆顆紅潤飽滿的痘痘,讓她不敢照鏡子,滿臉的豆花也讓她越來越沒自信。

「生理痘」和月經週期的賀爾蒙波動變化有關,主要是黃體素和雌激素下降導致雄性素較不被抑制,造成皮脂腺過度分泌,而過多的皮脂阻塞毛囊,導致發炎或感染而形成生理痘。

在中醫的看法上,「生理痘」較接近「皶」、「痤」或是「面皰」等名詞,面部不同位置的痘痘背後原因可能不同,和中醫的脾胃、肝腎、心肺都有關係,像是:
1.額頭作息不定 、熬夜晚睡或睡眠品質不佳。
2.鼻子飲食不節 、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吃太多。
3.兩頰壓力情緒或是呼吸系統問題。
4.下巴內分泌失調或生殖泌尿道問題。

月經期間的皮膚保養方式建議

月經來之前:
荷爾蒙增加,皮脂分泌旺盛,皮膚比較容易出油,角質層增厚,粉刺及痘痘變多。
適度臉部清潔,清淡飲食。

月經來時:
荷爾蒙會影響代謝與循環,一部份血液循環不佳的女性,體內黑色素不易代謝,容易沉積,所以斑在月經來就特別明顯。
加強防曬,注意保濕,避免生冷食物,補充維生素C與鐵質。

月經結束後:
月經後氣血流失,身體也容易覺得疲倦,免疫力也下降,皮膚看起來也比較沒有色澤。
加強皮膚滋潤,多攝取膠和蛋白質類食物幫助修復。

下圖為痘痘分布位置與其可能原因:




月經來時的痘痘,除了藥物治療,還是要慢慢調整作息和飲食,切忌亂擠痘痘和亂擦藥,必要時還是要找合格醫師才行喔!

常見婦科問題-痛經

25歲陳小姐,月經來時都有嚴重的下腹疼痛,嚴重影響到工作與生活,每次生理期都讓她十分困擾,好在接受適當的中醫中藥調理後,症狀漸漸減緩,生理期不再有苦難言!

痛經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,據統計,大約80%的女性曾有過痛經的經歷,許多女性自青春期就開始出現症狀,影響學習及生活品質。

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及次發性痛經:

原發性痛經
原發性痛經目前認為和內膜組織分泌過多的前列腺素有關,導致子宮過度收縮,造成周邊神經對於痛覺過度敏感,另外精神情緒因素或是子宮前傾或後屈等都可能是造成痛經的原因。

次發性痛經
次發性痛經為病理性因素導致的痛經,最常見為子宮內膜異位症,許多人甚至在非月經期間仍會感覺骨盆腔疼痛,且持續的時間較長,對止痛藥的反應也較差。其他常見的原因還有:子宮肌瘤、子宮肌腺症、慢性骨盆腔感染、子宮結構異常及子宮內避孕器等,次發性痛經治療則要從原發疾病著手。

中醫學認為痛經,又稱「經行腹痛」,主要和氣血運行不暢有關,導致「不通則痛」,或胞宮未能得到適當的滋養,以致「不榮則痛」,常見分型:

氣滯血瘀型
容易緊張焦慮者、生悶氣者,全身症狀常伴有胸脅、乳房作脹,頭痛,失眠,腸胃不適等。治療以理氣化瘀為主。

平時可適量飲用溫熱的花草茶飲。

寒凝胞宮型
喜歡飲冷、沒有注意保暖者,常見症狀有手腳容易冰冷、頻尿夜尿、水腫、小腹微凸、小腹冷、白帶多清稀如水狀等。治療以溫經散寒為主。

平時可以適量飲用桂圓紅棗茶或是黑糖薑茶。

氣血虛弱型
食慾不佳、缺乏運動者,常見症狀容易疲倦、面色萎黃、容易頭暈、月經淋漓不止、色淡質薄等。治療以補氣養血為主。

平時可以多食用雞湯等營養的食材。

中醫在治療上會依據不同證型使用相對應的藥物,去改善氣血的運行,減緩痛經症狀。另外穴位的按摩或熱敷可以減輕痛經的不適。

穴位1-氣海穴:肚臍正中直下1.5寸處。
穴位2-關元穴: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。
方法:熱毛巾、暖暖包,每天熱敷穴位30分鐘。



下圖為腹部丹田灸的使用




在平時要特別注意:
1.保持心情愉快
2.保持外陰部清潔
3.避免過時生冷的飲食
4.避免吹風受寒,洗完頭髮要吹乾
5.充足的睡眠
6.適當的運動,避免久坐
7.均衡的飲食



如果月經來,有不適的症狀,還是要找合格醫師來治療喔!

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

常見婦科問題-月經性頭痛

27歲張小姐近幾個月月經來的前幾天,都有明顯的頭痛情形,嚴重時還會伴隨嘔吐,常常要靠止痛藥來抑制症狀,經期結束時頭痛就會減緩,可是下一個周期到來,頭痛症狀又開始反覆出現,於是前來求助中醫,希望透過體質調理來改善頭痛。

「月經性頭痛」主要和月經來的前後這段時間卵巢所分泌的雌激素減少,同時連帶大腦中血清素也減少,影響腦部神經系統,造成較不能忍受痛,而子宮內膜在此時期亦會分泌前列腺素,也會造成腦部血管收縮,引起頭痛。

「月經性頭痛」中醫又稱作「經行頭痛」,認為主要發生的原因和本身的氣血不足不能上達頭部,或是瘀熱之邪氣影響頭部的循環有關,因而導致頭痛。治療上會使用一些養血益氣、清熱化瘀的藥物來調理,另外針灸也可以改善頭部循環,減緩頭痛。

平時則要充足睡眠,適當的運動與調節生活壓力,洗完頭一定要吹乾,注意頭頸部的保暖。

飲食方面可以吃能增加血清素的食物,如雞肉、牛肉、深海魚、堅果、香蕉、牛奶等,避免吃太多巧克力、乳酪、柑橘類等含酪胺酸的食物,以免引起血管痙攣造成頭痛,另外經前還要避免飲酒、吃生冷食物。

平時也可以多熱敷頸部和按摩太陽穴、風池穴與肩井穴,來減少月經性頭痛的情形。詳見下圖

穴位1太陽穴:眼外角和眉梢末端的中間,再往後1(約大拇指指節寬度)
穴位2風池穴:後髮際上凹陷中央,乳突後,斜方肌外側緣。


穴位3肩井穴: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。

方法:
1️每天按摩穴位20下,左右穴位交替,早晚各一次。
2️或使用精油類的滾珠瓶來加強按摩效果。

注意


如果月經結束後,頭痛沒有減輕,甚至無法忍受,伴隨噁心、嘔吐、視力模糊等,建議到神經內科、眼科檢查,以排除眼睛或是腦部的問題~

「禿」如其來莫驚慌-圓禿中醫有方法

  37 歲陳小姐前來門診時戴著帽子,情緒十分低落,原來最近家庭工作兩頭燒,壓力之下原本烏黑亮麗的秀髮開始掉落,在頭皮上出現許多圓形的斑塊,後來服用中藥,與搭配頭部的針刺治療,頭髮慢慢回復之前的樣子。 圓禿又稱為「斑禿」,任何年紀皆可能出現,以年輕人居多,主要介於 20-50...